深圳口岸:通关便利化改革,打造世界级口岸枢纽
元描述: 深圳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,打造世界级口岸枢纽,提升旅客体验,促进深港两地交流,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。
吸引人的段落: 踏上深圳的土地,一股热情洋溢的活力扑面而来。这里,是改革开放的窗口,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,也是一座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。近年来,深圳口岸不断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,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口岸枢纽,为旅客提供便捷、高效的通关体验。从深港两地交流的日益紧密,到国际旅客的络绎不绝,深圳口岸的蓬勃发展,不仅展现了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,更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。
深港通关,再创新高
深港通关,再创新高,这不仅是数字的跳跃,更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桥梁,是两地经济、文化、生活交融的见证。自全面开放通关以来,深圳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,深港两地的交流也日益紧密了起来。
数据说话:
- 2023年8月10日,深港间多个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,深圳边检总站共查验出入境旅客92.9万人次,其中入境旅客50.8万人次、出境旅客42.1万人次,为今年第8次、暑期第3次创全面复关以来新高。
- 罗湖口岸出入境旅客达24.8万人次,刷新该口岸复关以来单日客流纪录。
- 深港陆路口岸旅客通关量也再创新高,单日出入境旅客达88.7万人次,再次刷新了8月4日88.28万人次的通关纪录。
需求多样化:
除了日常通勤和商务活动外,深港两地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活跃。大型演出或节日庆典活动时,深夜时段的跨境旅客流量会显著增加,展现出深港两地民众对文化交流的热情。
通关服务升级:
为了保障旅客在高峰时段的顺畅出行,深港两地口岸单位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准备。
- 春节期间,深圳湾口岸首次实行旅检24小时通关,罗湖口岸延长通关时间至凌晨2点。
- “五一”假期,港铁东铁线加班运营,深圳市口岸办迅速协调口岸相关单位,为旅客提供通关服务。
- 不断优化支付环境,增加直达商圈和景点的巴士线路,提供停车场预约服务、免税商品服务、汇率服务等70多项服务,为旅客带来更便捷的出行体验。
“i口岸”:通关便捷,尽在掌握
“i口岸”APP,是深圳市口岸办推出的移动便民服务平台,为旅客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。
主要功能:
- 停车场预约服务:提前规划行程,避免停车烦恼。
- 免税商品服务:了解免税商品信息,购物更省心。
- 汇率服务:实时查询汇率,方便换汇。
- 其他服务:包括口岸资讯、通关指南、交通信息等,方便旅客出行。
未来发展:
随着旅客需求的增多,深圳市口岸办将进一步完善“i口岸”的各项功能,为旅客提供更便捷、更人性化的服务。
国际旅客,选择深圳
近年来,深圳成为“144小时过境免签旅行”的首选地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旅客选择到深圳旅行或中转。
口岸优势:
- 深圳拥有16个一类口岸,是全国口岸数量最多、功能类型最齐全、通关量最大的城市。
- 11个口岸被纳入广东省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出境口岸,实现陆路、铁路、航空、海港全覆盖。
数据增长:
今年上半年,深圳市各口岸出入境外国人239.5万人次,同比增长145.5%;经深圳空港(机场)口岸出入境旅客达233.67万人次,同比增加195.22%。
口岸建设,全面升级
为了进一步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,深圳正在实施“强西-优中-补东”战略,逐步重建和升级老旧口岸,同时规划建设一批新口岸。
重建与升级:
- 西部规划前海口岸。
- 中部重建皇岗口岸、改造罗湖口岸,规划河套专用口岸。
- 东部重点推动沙头角口岸重建。
功能调整:
- 取消沙头角口岸和皇岗口岸的货检功能。
- 把文锦渡口岸的鲜活货运功能转移到莲塘口岸。
- 未来实现货运东进东出、西进西出,优化全市的交通功能布局。
创新服务:
- 在蛇口口岸增加跨境直升机出入境服务。
- 探索建立国内首个海空复合型口岸枢纽。
沙头角口岸重建:
沙头角口岸重建规划相关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,重建后沙头角口岸仅保留旅检功能,设计旅客通关能力将大幅提升至单日4万人次。
深圳口岸,未来展望
深圳口岸的建设和发展,不仅关乎城市的便捷出行,更关乎城市的整体发展。深圳将继续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,打造世界级口岸枢纽,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、舒适的通关体验,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为中国对外开放贡献更大的力量。
关键词:深圳口岸
深圳口岸:通关便利化改革,打造世界级口岸枢纽
深圳口岸近年来在通关便利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口岸枢纽,为旅客提供便捷、高效的通关体验。本文将深入探讨深圳口岸的建设与发展,从深港通关的最新数据、通关服务的升级、国际旅客的增长趋势、口岸建设的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,展望深圳口岸的未来发展。
深港通关,再创新高
自全面开放通关以来,深港两地交流日益紧密,深港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。2023年8月10日,深港间多个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,深圳边检总站共查验出入境旅客92.9万人次,创全面复关以来新高。其中,罗湖口岸出入境旅客达24.8万人次,刷新该口岸复关以来单日客流纪录。深港陆路口岸旅客通关量也再创新高,单日出入境旅客达88.7万人次。
除了日常通勤和商务活动外,深港两地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活跃。大型演出或节日庆典活动时,深夜时段的跨境旅客流量会显著增加,展现出深港两地民众对文化交流的热情。
通关服务升级
为了保障旅客在高峰时段的顺畅出行,深港两地口岸单位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准备。春节期间,深圳湾口岸首次实行旅检24小时通关,罗湖口岸延长通关时间至凌晨2点。“五一”假期,港铁东铁线加班运营,深圳市口岸办迅速协调口岸相关单位,为旅客提供通关服务。
深圳口岸服务也在不断提升,不仅增加了直达商圈和景点的巴士线路,还优化了现金、境外银行卡和数字人民币等支付环境。旅客可以打开“i口岸”享受停车场预约服务、免税商品服务、汇率服务等70多项服务。
“i口岸”:通关便捷,尽在掌握
“i口岸”APP是深圳市口岸办推出的移动便民服务平台,为旅客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。其主要功能包括:停车场预约服务,免税商品服务,汇率服务,口岸资讯、通关指南、交通信息等,方便旅客出行。
随着旅客需求的增多,深圳市口岸办将进一步完善“i口岸”的各项功能,为旅客提供更便捷、更人性化的服务。
国际旅客,选择深圳
近年来,深圳成为“144小时过境免签旅行”的首选地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旅客选择到深圳旅行或中转。深圳拥有16个一类口岸,是全国口岸数量最多、功能类型最齐全、通关量最大的城市。其中,有11个口岸被纳入广东省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出境口岸,实现陆路、铁路、航空、海港全覆盖。
今年上半年,深圳市各口岸出入境外国人239.5万人次,同比增长145.5%;经深圳空港(机场)口岸出入境旅客达233.67万人次,同比增加195.22%。
口岸建设,全面升级
为了进一步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,深圳正在实施“强西-优中-补东”战略,逐步重建和升级老旧口岸,同时规划建设一批新口岸。
重建与升级:
- 西部规划前海口岸。
- 中部重建皇岗口岸、改造罗湖口岸,规划河套专用口岸。
- 东部重点推动沙头角口岸重建。
功能调整:
- 取消沙头角口岸和皇岗口岸的货检功能。
- 把文锦渡口岸的鲜活货运功能转移到莲塘口岸。
- 未来实现货运东进东出、西进西出,优化全市的交通功能布局。
创新服务:
- 在蛇口口岸增加跨境直升机出入境服务。
- 探索建立国内首个海空复合型口岸枢纽。
沙头角口岸重建:
沙头角口岸重建规划相关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,重建后沙头角口岸仅保留旅检功能,设计旅客通关能力将大幅提升至单日4万人次。
深圳口岸,未来展望
深圳口岸的建设和发展,不仅关乎城市的便捷出行,更关乎城市的整体发展。深圳将继续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,打造世界级口岸枢纽,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、舒适的通关体验,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为中国对外开放贡献更大的力量。
常见问题解答
1. 深圳口岸有哪些主要口岸?
深圳共有16个一类口岸,其中包括罗湖口岸、福田口岸、皇岗口岸、文锦渡口岸、蛇口口岸、盐田口岸等。
2. 深圳口岸的通关时间是怎样的?
深港口岸的通关时间一般为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2点,具体时间会根据口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
3. 如何使用“i口岸”APP?
旅客可以下载“i口岸”APP,注册账号后,即可享受停车场预约服务、免税商品服务、汇率服务等70多项服务。
4. 深圳口岸有哪些通关便利化措施?
深圳口岸实施了多种通关便利化措施,包括24小时通关、自助通关、快速通道、无纸化通关等。
5. 深圳口岸未来将如何发展?
深圳将继续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,打造世界级口岸枢纽,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、舒适的通关体验,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为中国对外开放贡献更大的力量。
6. 为什么深圳口岸如此重要?
深圳口岸作为连接深港两地的重要通道,是促进深港两地经济、文化、生活交融的重要桥梁,也是深圳作为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体现。
结论
深圳口岸近年来在通关便利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口岸枢纽,为旅客提供便捷、高效的通关体验。未来,深圳口岸将继续深化改革,不断提升服务水平,为城市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